寺為人建,法憑人弘。
寺志紀錄了幾代人的努力,
興衰起伏,人事變遷,一切歷歷在目,
故「精求徵信,以備古今興廢之林」為寺志之要。
封塵的歷史隨著一張張老照片而重現,
每一次田調、每一次行動,
發掘沉甸甸的史料,接觸活生生的人物,
或因輝煌而欣喜,或由現難而暗垂
吾等見聞者當感物而記事,
借鑒歷史,以發菩提道心。
──佛光大學教授 闞正宗
《宜蘭縣佛寺志》經宜蘭縣佛教會居中連繫,佛光大學闞正宗教授帶領九位博碩士研究生,分組進行田調與口述訪談。本書以山川地理、歷史圖片、沿革、人物、建築、藝文為綱目撰述,類例分明,含括全面,使閱者很快能因類究書,因書就學。
第二集收錄頭城、礁溪的兩間寺院:
一、頭城開成寺
建於嘉慶初年,民間色彩濃厚,佛道信仰混合,現以管理委員會制度運作。最早為開蘭先賢吳沙隨身攜帶的「黑面金身觀音佛祖」供奉之所,故清代以來當地居民皆稱之為佛祖廟,後來陸續增建吳沙祠、大眾爺廟、城隍廟。同治四年(1865)因洪水而遷建現址,更名為開成寺。道光年間起,作為「搶孤」進行的場所,至今仍是民俗佛教最大的代表活動之一。
二、礁溪開成寺
前身是齋教龍華派齋堂,為宜蘭實業家謝火於大正八年(1919) 所建清修之所, 昭和十年(1935)妙月法師接任住持,齋教信仰正式轉為正信佛教信仰。妙月法師出身礁溪福崇寺,為鼓山通本法師派下系統,住持期間以清修苦行為主。民國七十四年(1985)道清法師引薦見如法師接任住持,專修唐密孔雀明王法。常通法師接任住持時,帶入淨土宗的修持,形成孔雀明王法兼弘淨土法門。
目錄
序文
為宜蘭佛教留下當代歷史/侯坤宏
感物而記事/闞正宗
致謝
壹•宜蘭縣佛教通論(二)
貳•山川地理總說
叁•佛寺志
一‧ 頭城開成寺
(一)歷史圖片
(二)沿革
1. 創建緣起
2. 管理委員會
3. 搶孤祭祀
4. 弘法活動
(三)人物
1. 吳沙
2. 楊廷理
3. 林纘(讚)武
4. 盧纘祥
5. 邱金魚
(四)建築
1. 山門
2. 外觀
3. 三樓殿堂
4. 四樓殿堂
(五)藝文
1. 沿革碑刻
2. 祿位
3. 重要建設暨功德芳名
4. 鐘銘
5. 匾額
6. 楹聯
7. 現存重建前器物
(六)附錄
1.《臺灣日日新報》報導/闞正宗中譯
2. 頭城鎮開成寺簡介—開蘭第一古寺
3. 落成安座通啟
4. 籤詩
5. 口述歷史文字稿
6. 田調側拍
(七)參考資料
二‧ 礁溪開成寺
(一)歷史圖片
(二)沿革
1. 開山創建
2. 寺院傳承
3. 弘法活動
4. 法燈傳播
(三)人物
1. 謝火
2. 歷任住持
3. 常住眾
(四)建築
1. 入山道路
2. 山門
3. 殿堂
4. 客堂
5. 全寺示意圖
(五)藝文
1. 祖師牌位
2. 鐘銘
3. 匾額
4. 楹聯
5. 書法
(六)附錄
1. 妙音長老尼與道清法師的師徒因緣
2. 見如老和尚自傳
3. 黃智彥手稿
4. 全民護國念佛共修會緣起與理念
5. 口述歷史文字稿
6. 田調側拍
(七)參考資料
後記:宜蘭縣佛寺田調與口述心得
序一
為宜蘭佛教留下當代歷史
闞正宗教授是我多年來學術界的好友,近來因為他的推薦,邀我參加了多項有關臺灣佛教研究的計畫,其中有:由嘉義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顏尚文教授負責籌劃主編的八卷本《臺灣佛教通史》撰寫計畫,整理樹林海明寺開山悟明長老的資料與撰寫《海明寺志》計畫,由雲林科技大學負責主推的臺南「大仙寺傳證法師人物志暨大仙寺志與文物普查調查研究暨出版計畫」,以及和本書比較有關係的,由佛光大學佛教學系主辦的兩次「寺志撰寫培訓工作坊」(一在二○二二年十二月,另一在二○二三年七月),在培訓工作坊課程中,闞教授都是請我講授「田調與口述歷史」課程。
二○二三年四月,在第一次寺志撰寫培訓工作坊結束後不久,由佛光大學師生分組前往寺廟調查的成果《宜蘭縣佛寺志》第一集,就由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第二次工作坊剛結束不久,《宜蘭縣佛寺志》第二集又接著要出版了,在闞教授指導下有如此成績,可說是「訓練有成」的表現。
《宜蘭縣佛寺志》第一集收錄了:頭城吉祥寺、羅東菩提寺和員山明光寺三間寺院。《宜蘭縣佛寺志》第二集則包括:頭城開成寺、礁溪開成寺兩座寺院。佛光大學在宜蘭,從事宜蘭縣佛寺志調查、整理與紀錄,可謂得地利之便,也是對宜蘭「在地佛教」的一種學術文化貢獻。若能持續此項工作,在短短的未來幾年,應該可以把分散於宜蘭縣各地的佛教寺志「做好做足」,及時為當代宜蘭佛教留下一些紀錄。
檢閱過去已有的臺灣佛教寺廟調查,日治時代主要有:《臺灣全臺寺院齋堂名蹟寶鑑》和《臺灣佛教名蹟寶鑑》這兩本,在某種程度上,都反應了當年的臺灣佛教寺院發展的情況。二戰後,則有:張文進主編《臺灣佛教大觀》(臺中:正覺出版社,一九五七年)、朱其昌主編《臺灣佛教寺院庵堂總錄》(高雄:佛光出版社,一九七七年四月)、朱其麟主編《臺灣佛教名剎》(臺北縣:華宇出版社,一九八八年十月);之後,又有菩提長青出版社陸續出版之《臺灣佛寺導遊》系列叢書,至一九九七年五月止,計有九冊;中國佛教會文獻編審委員彙編《中國佛教會暨縣市佛教會沿革及寺院簡介(上、中、下)》(臺北:中國佛教會,二○一○年九月),闞正宗總編輯《臺北市佛教會六十週年紀念特刊》(臺北:臺北市佛教會,二○○九年五月)等。《臺灣佛寺導遊》、《中國佛教會暨縣市佛教會沿革及寺院簡介(上、中、下)》、《臺北市佛教會六十週年紀念特刊》等書之編輯出版,都與闞教授的努力付出有關。
以上所列歷年來的佛寺調查資料,為後續研究者提供了佛教史(寺廟與人物)的基本史料。《宜蘭縣佛寺志》第一集的內容,包括:歷史圖片、寺廟沿革、建築形制、人物、鐘銘與藝文、附錄、參考資料等項。本冊《宜蘭縣佛寺志》第二集的出版,其中頭城開成寺、礁溪開成寺,都附有對該寺院人物的口述歷史記錄稿,這在臺灣佛教寺志書寫歷史而言,可以說是一種創舉,值得有心撰寫寺志者參考。
由於時空變異快速,一個時代所從事的佛寺調查,在經過短短的幾十年光陰之後,寺廟的常住人事及寺廟建築等方面,往往會發生極大的變動。不同代的佛寺調查,各留下具有其當代意義的佛教資料。所以,基於保留資料的角度,為佛教文化建設多加儘力的考量,每個時代(或可以三十年為一斷代),都需要有心人士發願來進行調查並留下紀錄。我們希望,闞教授在佛光大學與宜蘭縣佛教會的支持下,能好好為宜蘭縣佛教寺廟,留下更為完整的當代實錄。
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兼任教授
侯坤宏
序二
感物而記事
寺為人建,法憑人弘,明代葛寅亮(1570-1646)於《金陵梵剎志》說明佛寺入志之要云:「世有代興,寺隨時徙,沿革何常,穪名無定。」寺志紀錄了幾代人的努力,興衰起伏,人事變遷,一切歷歷在目,故「精求徵信,以備古今興廢之林」為寺志之要。
二○二二年二月,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首開「寺院田調與口述專題」,透過宜蘭縣佛教會理事長妙志法師、祕書長妙振法師的居中連絡,選定頭城吉祥寺、羅東菩提寺、員山明光寺三座寺院作為佛寺志第一集集成的嘗試,經四個月課程並進行田調、口述及文獻整合的歷史、人物撰寫,在九位研究生的努力下,於同年六月底完成初稿。
為了推動寺院對於寺志的重視,以及發展文史工作者、研究生對寺院歷史的興趣,在人間佛教聯合總會祕書長覺培法師大力支持下,二○二二年十二月五日起,首屆寺志培訓工作坊於佛教學系舉辦,獲得不錯的回響。
佛寺志第一集復經過一年的整稿、編排,與佛光文化社長滿觀法師領導的編輯團隊數月的往返溝通,博士班研究生葉宜庭盡責以赴,終於在二○二三年五月十日,「《宜蘭縣佛寺志》第一集暨《首屆寺志撰寫工作坊紀念集》成果發表會」於佛光大學佛教學院舉辦。當天承佛光大學校長何卓飛、副校長傅昭銘和一級主管、人間佛教聯合總會祕書長覺培法師、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社長滿觀法師、政治大學宗教所所長李玉珍、宜蘭縣佛教會代表淨航法師、宜蘭在地耆老郭成昌居士、文史工作者廖大慶和工作坊學員,共六十二人與會,給予諸多指導,宜蘭縣佛寺志撰寫正式踏出第一步。
二○二二年九月起,至二○二三年十二月止,經過三梯次的相關課程開設,共又分別撰寫十二座的宜蘭縣佛寺志,依序分別是頭城開成寺、頭城善慧寺、頭城圓通寺、宜蘭佛光山蘭陽別院、礁溪開成寺、礁溪福嚴禪寺、礁溪佛光山圓明寺、礁溪正覺寺、羅東慈惠禪寺、員山北后寺、蘇澳吉祥寺、三星靈巖寺。這些佛寺志的撰寫,一方面代表同學努力課業的成果,另一方面又是具體將佛教理論運用於實際的展現。
為讓更多對寺志撰寫有興趣者能參與,二○二三年七月,承臺北三峽金光明寺住持覺培法師協助,第二屆「寺志撰寫工作坊」於金光明寺舉辦。學員熱情參與,舉凡田調、口述、參訪,無不戮力以赴,尤有甚者,有研究生並擬以寺志撰寫作為研究論文。或許寺志撰寫培訓的小小種子播種,未來將見參天大樹亦未可知。
本集收錄頭城開成寺、礁溪開成寺兩座寺院。田調修課人數加上助理共九位,無論是學習或撰述,皆秉「往籍可稽,今拔其尤」之歷史精神,奠基在佛寺志第一集的成果上,更上一層樓。遺憾的是,其中頭城開成寺組員王芸爾,在寺志撰寫的過程中,不幸因病往生,願今寺志之出版,得以告慰之。
明《徑山志》有云:「夫事有久而無記,物有感而思興。志者,所以記事而感物者也。」封塵的歷史隨著一張張老照片而重現,畫中人物無言地訴說著曾經的光輝,也許真正的英雄主義是在經過磨難之後,仍然甘之如飴,一如既往前行而無悔。同學們每一次的田調、每一次的行動,發掘沉甸甸的史料,接觸活生生的人物,或因輝煌而欣喜,或由現難而暗垂,吾等見聞者當感物而記事,借鑒歷史,以發菩提道心。
在臨宜蘭佛寺志第二集出版之際,除感謝有所參與的同學外,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覺培法師、宜蘭佛教會妙志、妙振法師、佛光文化滿觀法師,佛教學系郭朝順院長、鄭維儀主任暨全體老師的無私支持,慈雲雜誌社社長吳彥隆提供田調經濟支持,乃是本書最終得以出版的因緣。是為序。
佛光大學教授
闞正宗
內容連載
壹.宜蘭縣佛教通論(二)
本集收錄頭城開成寺、礁溪開成寺兩座寺院。頭城開成寺建於嘉慶初年(約於1796-1798),民間色彩濃厚,佛道信仰混合。礁溪開成寺原為宜蘭實業家謝火(春光,1853-1924)於一九一九年所建清修之所,一九四五年妙月尼師(羅林緞,1906-1989)從礁溪福崇寺遷居於此。
頭城開成寺相傳供奉當年吳沙(1731-1798)所隨身攜帶的「黑面金身觀音佛祖」,故清代以來當地居民皆稱之為佛祖廟。後來陸續增建吳沙祠、大眾爺廟,道光二十五年(1845)因於河邊發現城隍像,進而移祀廟中。直到同治四年(1865)因洪水而遷建現址,並名為開成寺。
道光元年(1821)設厲壇於蘭陽北郊,祭祀開蘭以來之亡者,最晚至道光五年,「搶孤」活動已在頭城展開,而開成寺作為奉祀吳沙等開蘭名士及無主亡靈大眾爺廟的所在地,更是「搶孤」進行的場所,日本殖民時期曾對開成寺「搶孤」有精采的報導。
頭城開成寺為民俗兼佛道混合信仰,光復後曾迎來二任尼僧傳幻、傳慧為導師,之後亦有禮聘礁溪福嚴禪寺宏榮法師(1941-2004)前來主持法會,但主要系統還是以管理委員制運作。搶孤雖然因新冠疫情三年而暫時停頓,但仍是年度最大盛事,是民俗佛教最大的代表活動之一。
齋教傳入宜蘭有兩派,分別是先天派乾元堂系與龍華派。先天派分別為宜蘭市碧蓮堂(1910 年建)與頭城靜養堂(1935 年建)。而龍華派則分別有羅東振昌堂(今善法寺,建於1825 或1854 年)、宜蘭啟昌堂(雷音寺,落成於1841 年),以及建於一九○五年之後的頭城募善堂。也有說礁溪開成寺當年謝火所建者為齋教龍華派齋堂,果如此,則龍華派齋堂在宜蘭共有四座,僅金幢派未傳入宜蘭。
頭城地區的泛佛教信仰甚有特色,傳統佛教以二十世紀初葉所建的九股山吉祥寺為代表,齋教則有靜養堂與募善堂。吉祥寺這座由鼓山湧泉寺僧真精(1863-1917)與通本(1866- ?)法師創建的道場,逐漸在宜蘭地區開枝散葉,其中通本法師一系發展更勝於真精一系。善慧寺前身募善堂,殖民時期常見真精、通本二人於其中主持法會,且還包括今佛光山蘭陽別院前身雷音寺(啟昌堂)。無可諱言的,齋教龍華派與鼓山佛教關係密切。
礁溪開成寺為通本法師系統,首代尼僧為妙月,出身自礁溪福崇寺,禮覺慈尼師(甘方阿麵,1878-1951)出家,覺慈則禮萬全和尚(吳長綿,1881-1931)為師,萬全又是通本法師徒弟。
礁溪開成寺在妙月尼師住持期間,以清修苦行為主,這種修行方式是宜蘭地區尼眾普遍現象。妙月徒孫輩(法脈演系)道清尼師(真聖,1947-2018)於民國七十四年引薦見如法師(1923-2014)接任住持,開成寺轉為專修密教之孔雀明王法。見如法師為基隆十方大覺寺惟定法師弟子,屬虛雲和尚臨濟宗派。見如法師之後,則由出身聖印法師(1930-1996)臨濟宗派,後接見如法師法系的常通法師(1952-)於民國八十一年繼任開成寺第四代住持。
本集收錄頭城、礁溪的兩間寺院,民俗佛教的頭城開成寺,雖接納佛教僧眾為導師,但佛道混合信仰型態仍維持未變;曾經苦修自持的礁溪開成寺,則轉型為專修密法的道場。從二百餘年來民俗佛教一路走過百餘年前的鼓山禪派與齋教,再到光復後,月眉山派鼓山傳承的再注入與密法的修持,既有民俗、傳統與密教,顯示泛佛教在宜蘭地區的多元發展。
闞正宗
主編/闞正宗
現任佛光大學教授。對宗教有多年且深入的探討與研究,是近現代中日台交涉史、台灣佛教史的著名學者,曾任中國佛教會檔案編輯委員會副執行長、華嚴蓮社萬行雜誌社兼任主編。
研究專長:臺灣佛教史、漢傳佛教史、近代東亞佛教交涉史、民間宗教與寺廟文化
購物說明
*商品示意圖謹供參考,請以實際供貨為準。
*郵寄單筆滿299元免運(海外運費另計);未滿299元時,運費60元。
*郵寄貨到付款單筆滿699免運(海外運費另計);未滿699元時,運費100元。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佛光讀友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 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有聲書商品、衣服、食品類,因性質特殊,一經拆除商品實際包裝(即除運送用之包裝外一切包裝),即不接受退貨或換貨。
運送方式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全球
海外運送方式及運費請聯絡: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TEL: +886-7-6561921#6664~6667
E-mail: fgce@ecp.fgs.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