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編號 :5862
作者 : 程恭讓 等合著
出版社 : 佛光文化
出版日期 : 2019-08-01
ISBN : 9789574575152
頁數 :240
裝訂 :平裝 / 重量(g) :450公克
定價 :280.00 悅讀價 :280.00
(本書折扣:9折,本次優惠價為:252);
此書為23位學者對星雲大師著作《佛法真義》的解讀、分析,帶領讀者更進一步體會星雲大師「說真話」的苦口婆心,及其為教為法正本清源的深刻意涵。
編輯序
佛教傳播過程中,由於風土民情、文化交融、經典翻譯等各種原因,致使人們對於佛教的教義理解和詮釋產生歧異,而有大小乘佛教解脫道、菩薩道的區別。不僅如此,誠如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在《人間佛教佛陀本懷》一書中指出:二千多年來,傳統的佛教給人有種種訛誤印象,如:附佛外道、假傳佛意者,披上了神仙鬼怪的外衣,甚至一些迷信的言論,像看時辰、看風水、看地理、抽籤、卜卦等等,幾乎成為迷信的佛教、以神鬼為主的佛教。
佛教的修學體系八正道,以正見居首。《雜阿含經》卷廿八說:「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正見就是明慧,是修行的導師,如行路要眼目,航海需要羅盤一樣。對佛法義理有正確的認識,才不會產生錯誤或偏執的思想、行為。有鑑於此,星雲大師致力推動人間佛教,其對佛法真義的詮釋,符合「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因為佛寫出生、成道、說法、涅槃在人間,佛陀是人不是神,大師以此為中心,以人為本,以緣起中道為核心,把修行歸到「自依止、法依止」,重視「此時、此地、此南」,在諸行無常,因緣循環的世間,把握當下,創造未來。
佛教是智慧的宗教,引領人間經由佛法的修學邁向解脫道。大師弘法逾一甲子,著作等身,總計三百六十五冊的《星雲大師全集》,是大師一生實踐人間佛教的智慧結晶,其中「佛法義理」、「佛學思想」、「佛教常識」、「佛門行事」等篇章,結集出三本《佛法真義》,期以此書,建立大家正確的學佛知見,將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
《佛法真義》出版之後,受到學界高度肯定,二十三位學者撰文回響,以義理、哲學、歷史、社會學、詮釋學等各種視角,解讀書中要義,提供大眾閱讀時,有不同面向的認識和理解,更進一步體會星雲大師「說真話」的苦口婆心,及其為教為法正本清源的深刻意涵。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特結集大師本書〈自序〉與學者文章出版,以饗大眾。
北京大學佛學研究中心王頌教授認為,面對全球化,「人間佛教」強調「此時、此地、此人」,這既是對外來宗教思想文化衝擊、現代社會弊病的回應,又是對中國佛教入世與出世不二的偉大傳統的強力回歸。「人間」二字便是落腳處。
蘇州大學吳忠偉教授從中華傳統的「仁學」角度提出:星雲大師此處給出「善巧方便」,不唯有教化策略之義,更突出了菩薩行者度眾之「仁學」維度。之所以要突出這一維度在於,菩薩行者度眾乃是在「人際關係」中展開的,其不能脫離此一因緣。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妙凡法師認為,《佛法真義》是星雲大師透過文字般若展現出「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詮釋學說,以眾生平等為基石,以緣起性空為經緯,以佛陀示教利喜的本懷為導航,以善巧方便為方法,以淨化人心為歸趣。
北京大學李四龍教授指出,大師推動的人間佛教不受宗派局限,直奔佛陀本懷,回歸「自依此、法依止」,對治了這個時代的通病--「自依止」,對治自卑;「法依止」,對治自負,正是佛法強調的中道精神。
華東師範大學李向平教授認為:真正的佛教就是人間佛教,因為人間佛教把出家和在家、出世和入世、寺院和家庭、山林與都市、男眾與女眾等等一切都融合、完整、圓滿了。這種圓滿、完整與融合的實踐體系的思想與信仰,就是最有利於當代人間社會的佛法真義。
西北大學李利安教授從三個「真」深究《佛法真義》的精神:大師以其心願之真,上啟佛陀言教之真,下應眾生需求之真。一個「真」字,三重意境,次第相連,彼此圓融,成就了人間最美的禮物。
南華大學李芝瑩教授從「破疑見而立正信」、「破戒禁取見而立正見」、「破身見而立正法」等三破立,探究大師所建構的如來一代時教、重審佛陀本懷之內涵。
雲南師範大學哲學與政法學院李廣良教授提到,大師此著之貢獻有二:一曰「疾虛妄」,即嚴厲地批判「偽佛教」或「相似佛教」;二曰「開真際」,即正面闡發「佛法真義」,開示佛法的真正意義。
中國計量大學人文學院邱高興教授從有佛法就有辦法、平常心是道、命由我作、福由自求等方面,說明佛法如何在人間生活化。
日本愛媛大學法文學部邢東風教授認為,大師人間佛教的心想有兩個面向:一是本著佛陀本懷,亦即遵守佛教的基本精神;二是順應時代的變化,根據現代的社會環境和價值觀,對傳統佛教作具體的調整。由此,人間佛教即是「人性化的佛教、平等的佛教、合理化的佛教」。
四川大學佛教與社會研究所段玉明教授認為,封建體制下凝固的文化傳統,擺在了新時代的激變與轉折之中,佛教在當代轉身的要點有四:一要順應封建專制政體向民主共和政體的轉變,二要順應平民社會向公民社會的轉變,三要順應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四要順應菁英文化向大眾文化的轉變。而轉變的契機就是人間佛教。
南京大學哲學系特聘教授洪修平及南京大學哲學系孫亦平教授提出,星雲大師所宣導的人間佛教,以如何在人間覺悟、如何在人間實踐佛法為主題,推進了中國佛教的現代轉型,使古老的佛教煥發出新的活力,並喚醒了人們對佛教發展走向的深入思考,對中國佛教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唐忠毛教授以五個觀點,論述《佛法真義》是對佛法的當代詮釋,代表了當代佛教理解的一個新高度,是令人耳目一新的糾偏力作,在一定意義上具有權威的價值,是現代人理解佛法的一個可靠的文本來源。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張家成副教授認為,《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是從歷史角度縱向地闡述人間佛教思想的發展脈絡,並將人間佛教的旨趣直指佛陀本懷;《佛法真義》則是從理(佛法義理)、事(佛門制度及行事)等方面,橫向地辨析闡釋佛法的人間性、並將佛法義理還原為佛陀所倡導的「中道」生活。
浙江省社會科學院陳永革教授指出,從太虛大師「真現實論」到星雲大師「佛法真義」的思想闡釋及體系建構歷程,體現了中國人間佛教思想闡釋及其現實實踐的深入與擴展。在某種意義上,標誌著人間佛教從「佛在人間」、「佛法在人間」轉進到「人間佛法」的體系建構。
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陳劍鍠主任表示,人類面對任何事物時,無不時時刻刻地談論、闡述、論辯,為的講求它的「真義」所在。而在佛法的領域裡,談論「真義」的用意在於破除迷信,破迷的另一面即在於啟悟。
上海大學文學院程恭讓教授闡述,大師身處宋元明清以來重般若而輕方便的思想傳統中,然而他能活用傳統,而不是拘泥在傳統中,乃至最終能夠突破這種傳統的局限性,恢復善巧方便概念思想的真義,恢復般若與方便平等並舉的大乘真義,再造佛教思想的新統。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黃夏年研究員認為,現代佛教的人生觀與苦樂觀,實際上就是將「佛在人間」的理念進一步貫徹落實。星雲大師的《佛法真義》,揭示了人類常行的「苦樂」之路的規律,奠定了現代佛教「離苦得樂」的基本理論,呼應了佛陀所說的根本佛法。
人民大學哲學院溫金玉教授從六點說明法的本質:法是歡喜的,而非悲苦的、法是陽光的,不是陰沉的、法是結緣的,不是結怨的、法是報恩的,不是討債的、法是自由的,不是拘謹的、法是奉獻的,不是索取的。
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董平表示,《佛法真義》體現了佛教義理系統的開放性,充分展開了佛教融入當代價值理念系統的可能性,唯與時俱行,隨時闡釋,方能真正實現佛法在現代社會的普遍價值,從而實現其自身生命的歷史綿延。
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闞正宗副教授說,《佛法真義》有著星雲大師一貫的讓正法遍行於世間的深層關懷,大師為讓大眾體會佛陀真正的心懷,對佛教一些錯誤的說法提出修正,這是《佛法真義》出版的目的。
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龔雋教授讚歎《佛法真義》力圖撥亂反正,希望通過對佛教一般教義與修行生活的重新闡釋,一掃近代以來灘傳佛教在教義與實踐中所出現的種種誤區,針砭當今許多習焉不察的迷信和低俗氾濫的亂象,導歸到佛陀的精神本懷,即回歸於一種具有高度精神內涵與不離世間的人間佛教傳統。
二十三位學者對《佛法真義》的論述,不約而同指向佛教因應時代的巨變,面臨全球化、現代化的今天,在繼承傳統的同時,也要能夠與時俱進;契理的同時,更要契機;尤其此書撥亂反正,指導現代人將修行落實在生活中,提升道德,更好的改善生活品質,建立佛法義理的正確知見,是人間佛教的重要旨趣。
如大師在〈佛法真義.自序〉中所提到的:希望有志者,來為佛教重新做一次結集,正本清源,讓佛陀真正的教化,普現在人間。這也是本書所有學者們的共識。
佛法真義與我們的未來―讀星雲大師《佛法真義》一書有感
人類自誕生以來,物質文明呈現加速度發展的態勢。歷史學家告訴我們,在原始文明階段,人類的物質生產能力和財富積累狀況,在幾千年甚至幾萬年的維度上都沒有絲毫變化,而進入資本主義工業化大生產以後,二百年間的發展超過此前上千年的發展,進入資訊化時代以後,十年的發展就有可能超過此前百年的發展。全世界的國內生產總值即GDP,在1998 年合計為31.35 萬億美元,到2018 年便已經達到了85.79 萬億美元,接近翻了兩倍。扣除通貨膨脹的因素,人類社會財富總量的增長速度仍然是驚人的。這給人一種錯覺:人類的歷史是不斷進步的,而且進步的步伐在加快。
自十七、十八世紀西方啟蒙運動始,人類幾乎瞬間闖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自由、理性、平等、民主等觀念如燎原烈火,迅速在全世界普及。隨後有大革命;有帝制的覆滅;有民族、階級等觀念和這些觀念所引發的運動的出現;有以理性和理想自我標榜的新集權國家的產生。這股激情的烈火,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迸發到頂點,最終在自我毀滅的餘燼中煙消雲散,二十世紀提前結束,人類自此進入了自我修復的緩慢而平庸的時代。
自蘇聯解體、東歐巨變以來,世界政治呈現出向西方民主代議制政體轉變的一元化趨勢,「歷史終結」的說法也甚囂塵上。然而,族群、國家的衝突依然不斷,社會內部的撕裂也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與地區呈現。各國政要雖然不斷加大喊話的分貝,但他們的主張在民眾聽起來,已經愈發的空洞、虛假、無力,而居心叵測者則利用民眾的不滿,以謊言和煽動性的口號,試圖將世界引向更危險的方向。經濟方面的危機同樣嚴重。增長乏力以及週期性的蕭條並沒有消除,更為嚴重的是,貧富差距進一步加大,嚴重威脅到社會的穩定。美國有「占領華爾街」運動,法國有「黃馬甲」運動,最激烈的抗爭行動發生在世界上最發達的經濟體。
由此可見,儘管我們在外在形態上與四百年前、乃至一百年前有了根本不同,但人類從未從困境中擺脫。圍繞財富和資源的紛爭絲毫沒有減弱,對心靈與精神的掌控並沒有日臻完善。就身心的內在狀態而言,所謂的進步不過是夢幻泡影。人類社會的未來仍然是危機重重。
編者簡介
妙凡法師
歷任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以弘揚星雲大師思想為主要任務。近年在海內外推動人間佛教學術活動,鼓勵青年發表學術論文,從事人間佛教思想研究,帶動學術界關注星雲大師思想研究風氣。
程恭讓
1967年生,原籍中國安徽。先後畢業於南京大學(1993)及北京大學(1996),獲得哲學碩士、哲學博士學位。現為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教授,兼任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南京古雞鳴寺同泰佛學研究院梵語佛典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致力於人間佛教研究,近現代中國佛教思想研究,梵語佛典研究,中國佛教思想詮釋史研究,中國民間宗教研究等。
書名:星雲大師《佛法真義》論要
ISBN:9789574575152
叢書系列:論文叢書
規格:240 頁/23 x 17 cm/450 公克/普通級/全彩印刷
出版地:台灣
購物說明
*商品示意圖謹供參考,請以實際供貨為準。
*郵寄單筆滿299元免運(海外運費另計);未滿299元時,運費60元
*郵寄貨到付款單筆滿699免運(海外運費另計);未滿699元時,運費100元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佛光讀友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 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有聲書商品、衣服、食品類,因性質特殊,一經拆除商品實際包裝(即除運送用之包裝外一切包裝),即不接受退貨或換貨。
運送方式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全球
海外運送方式及運費請聯絡: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TEL: +886-7-6561921#6664~6667
E-mail: fgce@ecp.fgs.org.tw
07-6561921 轉6664 ~ 6666
07-6563605
Email : fgce@ecp.fgs.org.tw
高雄市大樹區興田路153號
© 2022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21649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