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編號 :2600
作者 : 木村清孝
出版社 : 佛光文化
出版日期 : 2020-02-24
ISBN : 9789574575381
頁數 :224
裝訂 :平裝 / 重量(g) :370公克
定價 :250.00
本書折扣:9折,優惠價為:225
作者專研中國華嚴思想,由眾人熟悉的三皈依、懺悔偈等經文談起,以親切易懂的言語說明《華嚴經》架構,並將之喻為夢幻歌劇,其中有「七處八會」的舞台、輪番上陣的菩薩及天人,以及沒有一句台詞的主角---盧舍那佛……配角們上台歌唱、演說、表演,場面熱絡!
本書共分十二講,內容說明佛的境界及抵達該境界的道路、讀懂《華嚴經》的思考要旨。此外,更用詩偈闡明「一即一切」的直觀感受方式才是真實,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正確理解真實的存在。
木村清孝教授採取物理學、哲學的角度,帶領大家重讀《華嚴經》,讓華嚴重重無盡的佛國世界有了最佳的現代詮釋。
第一講 《華嚴經》與現代 7
一、接觸《華嚴經》 9
二、從《華嚴經》可學到什麼? 12
三、重讀《華嚴經》 21
第二講 《華嚴經》概說 27
一、《華嚴經》的構成 29
二、教主盧舍那佛 40
第三講 《華嚴經》學習的傳統 45
一、隨著時光的流逝 47
二、中國的《華嚴經》 48
三、韓國的《華嚴經》 58
四、在日本的歷史中 64
第四講 覺悟的景觀 69
一、「華嚴」的意思 71
二、歌劇的開幕─寂靜的悟道之地 77
第五講 盧舍那佛的淨土 85
一、盧舍那佛品─第一幕第二場 87
二、淨土觀的比較 91
三、普莊嚴童子的故事 94
第六講 無盡光 99
一、普光法堂─第二幕 101
二、菩薩應抱持怎樣的願心生活? 106
第七講 發心功德 117
一、忉利天─第三幕 119
二、關於發心 127
第八講 逐漸深邃的境界 133
一、夜摩天宮會─第四幕 135
二、兜率天宮會─第五幕 143
第九講 十地的實踐 149
一、他化自在天宮會─第六幕第一場 151
二、十地的解說 152
三、菩薩行的過程 156
第十講 多種教法 165
一、〈十明品〉到〈菩薩住處品〉
─第六幕第二場~第六場 167
二、〈佛不思議法品〉到〈普賢菩薩行品〉
─第六幕第七場~第十場 174
第十一講 智慧的光芒 181
一、〈寶王如來性起品〉
─第六幕第十一場 183
二、再訪普光法堂─第七幕 191
第十二講 追求真理 197
一、大莊嚴重閣講堂─第八幕 199
二、從文殊菩薩到善財童子 205
三、善財童子的參學之旅 209
第一講《華嚴經》與現代
一、接觸《華嚴經》
(一)「華嚴」的讀法
首先談談有關《華嚴經》的日文讀法,「ケゴン(kegon)「ケ(ke)」可寫作中華民國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華(ka)」,「ゴン(gon)」則可作嚴格或嚴密的「厳(gen)」;若用現在一般使用的漢音來讀的話,應該讀作「カゲン(kagen)」;不過恐怕大部分的日本人看到這個字,不會讀作「カゲン(kagen)」,都是讀作「ケゴン(kegon)」。
我想,這應該要歸功於日光有名的「華嚴瀑布(華厳の滝,kegon no taki)」。華嚴瀑布這個觀光勝地,許多日本人在修學旅行或旅行時都曾拜訪過,因此在固定「華嚴」的讀法上有很大的幫助。我們《華嚴經》的研究者都應該感謝華嚴瀑布。
(二)光之佛
大家都知道,華嚴瀑布的「華嚴」源自於本文的主題《華嚴經》。可是若問到《華嚴經》是一部怎樣的經典,能答得上來的人或許不會很多。即使如此,事實上,我們都在不知不覺中,和《華嚴經》的世界有相當密切的接觸。比方說奈良觀光焦點之一,童謠裡唱的「奈良大佛」。這尊大佛的正式名稱有毗盧遮那、盧舍那、遮那、毗盧舍那等稱號,全都是古代印度梵文 Vairocana 的音譯或簡稱,意思是「光之佛」;意譯的話則是「遍一切處」(現身一切處的佛)、「光明遍照」(光照遍一切的佛)的意思。
七、八世紀時,密教盛行於印度,後來傳到中國、日本的密教中,它視為大宇宙根本佛的大日如來,便是由這尊佛發展出來的。原文稱之為 Mahā Vairocana(偉大的 Vairocana)。
這個被比喻為太陽之光的盧舍那佛,便是《華嚴經》的教主。而依據《梵網經》1 的構想,將這尊佛具體呈現出來的作品便是「奈良大佛」。所以說,禮拜「奈良大佛」就是在禮拜《華嚴經》的教主。
(三)三皈依文與懺悔文
另外,不用說佛教徒,即使是非佛教徒,只要參加過佛事,都曾聽過法師唱誦,或一起唱誦過下面這段文字: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意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這就是「三皈依文」。第一段詩句(經中稱之為偈或偈文)的「無上意」,有時也讀作「無上心」。這是一段從《華嚴經》的〈淨行品〉中截取出來,單獨流傳的經文。在流傳過程中,和原文有若干出入的讀法反而成為主流而流傳至今。偈的第一段第二句以下的「體解大道,發無上意」,本來的意思是「菩薩必須發無上心,讓眾生體解佛的大道」,在後來的誓願文中意思變為「我們都是眾生之一,要與其他眾生一起發願」的誓願文。
再舉一個例子: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口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這段發露懺悔自己過去以來的深重罪惡,祈求淨化身心的文字,往往在法會開始時唱誦。和前面的三皈依文一樣,是我們相當熟悉的文字,同樣出自《華嚴經》(有這段文字的《華嚴經》被簡稱為《四十華嚴》,後面會詳細說明)。我們就是這樣在不知不覺當中接觸到《華嚴經》。
(四)透過藝術作品
今日日本經濟繁榮,文化資訊散播到全世界,交通發達一躍千里,關心、乃至實際觀賞過海內外《華嚴經》相關的佛教藝術品的人應該很多。
比方說,奈良唐招提寺金堂的盧舍那佛乾漆像、中國龍門石窟的盧舍那佛大石像,都是在各地風俗與當時的時空背景中產生的《華嚴經》教主像。另外,奈良東大寺收藏的〈華嚴五十五所繪卷〉,生動描繪出《華嚴經》後段〈入法界品〉主角善財童子的修行之旅。而表現出曼陀羅獨特神聖空間的印尼婆羅浮屠遺蹟第二迴廊主壁浮雕,同樣以善財童子的求道故事為主題。《華嚴經》透過這樣的藝術作品,不只是和我們日本人,也和亞洲的人們、全世界的人們交心。
二、從《華嚴經》可學到什麼?
(一)存在是心的表象
簡要來說,《華嚴經》教導的是佛的境界及抵達該境界的道路。內容有些是我們以一般常識無法理解的獨特思考方法,而這正是理解《華嚴經》內容重要的關鍵。
這個思考方法具體來說,是什麼呢?
第一,存在是「心」的表象。這個思想以哲學角度來說,由四世紀後的印度大乘瑜伽行派行者集其大成,一般稱為「唯識思想」(這些人的思想以宗教的本質來說,和《華嚴經》有部分的差異,但我們現在不談這個問題)。《華嚴經》中隨處可見支持「唯識思想」根本思想的內容。
但這並不代表唯識思想是一個繼承《華嚴經》整體思想的體系。比方說,世親(Vasubandhu,約330-400)所著,可說是唯識思想的綱要書《唯識二十論》,不過是利用了《十地經》,也就是《華嚴經》的〈十地品〉中的唯識思想作為他的經證。下面我們舉出具體的例子,一起來思考。比方在〈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第十六〉中,如來林菩薩偈中的一節:
心如工畫師 畫種種五陰
一切世界中 無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爾 如佛眾生然
心佛及眾生 是三無差別
諸佛悉了知 一切從心轉
若能如是解 彼人見真佛
此偈解釋佛、眾生及一切的存在都是心的作用。世親利用這段經文突顯其思想的正統性。另外〈十地品第二十二之三〉中,也有一段著名的經文:
三界虛妄但是心作,十二緣分是皆依心
這段文字在現存梵文版的《十地經》中,是這麼說的:這三個迷惘世界所屬的事物,都是心的表象。如來說法分析的十二種構成迷惘存在的要素(十二因緣),也全都依賴且存在於這個心。很明顯可以看出,這是透過修行冥想,所體會到的世界觀的第一手表白。這裡呈現出佛教唯心世界觀的一面。
《華嚴經》就這樣向我們的常識挑戰,我與我周遭的世界都是心的表現,以這種認識方法來論述佛與眾生是一體的。照《華嚴經》所說,所有的人、事物、現象,甚至是佛,都不過是我們個人所描繪出來的畫像。
這樣的思想,對習慣於「不論我存不存在,世界實際存在」或「佛是超越我們的絕對存在」的我們來說,很難理解。但仔細想想,我們每個人的觀念、思考方式都不同,生活方式也不一樣,本來就是事實。這思想否認我們的心如一面鏡子,直接映現外界的存在,並舉證說明心接觸外界後建構出一個印象,而我們依據這印象過生活。事實上,我們每個人的心都照著我們生活的世界架構出一個輪廓,我們都活在自己的輪廓中。《華嚴經》這種一切事物都是心表象的思考方式,揭露我們習以為常的世界真貌以及這世界的建構過程。
對於心外這個似乎實在且具一定規律的世界,比如公司行號、政府機關、日本這個國家,以及世界各國等,我們自以為它們之間沒有關聯,覺得它們是實在的照著一定的軌道運作著。這容易讓我們對未來失去希望、最後自暴自棄。然而依照上述《華嚴經》或唯識的教導來看,不論誰都創造了自己專屬的世界,並生活在其中。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創世主。所有的人都應該以自己為榮,用心設計自己的生命,讓自己的世界更美好,更有價值。
(二)小就是大,一即一切
《華嚴經》中要注意的第二個思考方式是「小就是大,一即一切」的思想。
比如〈盧舍那佛品第二〉中的教導:
一毛孔中無量佛剎
莊嚴清淨曠然安住
(中略)
於一塵內微細國土
一切塵等悉於中住
或是〈初發心菩薩功德品第十三〉中的教導:
欲知微細世界即是大世界,知大世界即是微細世界;(中略)知一世界即是無量無邊世界,知無量無邊世界即是一世界;知無量無邊世界入一世界,知一世界入無量無邊世界。(中略)知一世界出生一切世界,知一切世界猶如虛空,欲於一念知一切世界,悉無有餘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中略)短劫即是長劫;知一劫即是不可數阿僧祇劫,不可數阿僧祇劫即是一劫;(中略)知無量劫即是一念,知一念即是無量劫;知一切劫入無劫,知無劫入一切劫;欲悉了知過去、未來際及現在一切世界劫數成敗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在《華嚴經》中,不論是具體事物、事相或時間,絕不認為它是一個獨立實質的存在。所有的存在都和所有其他的存在,乃至於全體的存在無止盡地相互關聯、相互交流、相互成立、相互包容。帶著詩意來說,就是一滴水包含大宇宙,星星一瞬的閃爍蘊含著永恆的時間。
這樣的思考方式,常可見於傑出的文學家與藝術家對美的詮釋方法。比如以《奥之細道》聞名於世的俳人松尾芭蕉,在拜訪立石寺時曾留下這樣的句子:
閑かさや岩にしみ入る蝉の声
閑靜!岩石裡滲入蟬的叫聲
用常識來看,會對這句子產生疑惑:「明明有蟬的叫聲,怎麼還說閑靜呢?」恐怕是芭蕉把蟬的叫聲以及周遭所有的聲音及動作都納入了深湛的寂靜中吧?至少對芭蕉來說,蟬的叫聲在一時之間涵蓋了整個宇宙。「閑靜」,表現的是他觸及那個境界深處時內心的感受吧!
另外,近代英國一位特異的詩人威廉‧布萊克(Willim Blake,1757-1827)在〈純真預言〉(Auguries of Innocence)的開頭詠唱: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掌心握無限,剎那即永恆。
布萊克的思想與《華嚴經》教義間的關係,若照晚年專注於婆羅浮屠研究的並河亮所著的《わが華厳経》(潮文社,1979)中所說,這兩者確實有相當程度的類似點及相近性。布萊克把根本真理立定為「詩神」(Poetic Genius),將祂稱為「真人」(The True Man),認為祂是所有宗教的源泉(當然我們不知道他對猶太教及基督教以外的宗教了解到什麼程度)。他的「一就是全部,一瞬就是永恆」的見解,來自這個「詩神」的感應道交 ─由於「詩神」的顯現,才有所有一切,這是一種以美的直觀為前提的思考方式。他的思想與《華嚴經》在根本上是有差異的,但不能否認,兩者對世界真相的認識上有共通之處。
然而這樣的感受方法,只有傑出的宗教家、文學家或藝術家才有嗎?我並不這麼認為。比方說,快渴死前的一杯水,不就有起死回生的力量嗎?在寧靜的海岸觀賞日出,不是也能在那數道光芒中,感受到宇宙的偉大嗎?《華嚴經》指出這種感受方式才是真實,只有這樣才能正確理解真實的存在。而在我們每一個動作、思考中,都有無數運用這種感受方式的機會。
我們動不動就按照刻板的印象,認為大跟小、一跟多、個體與全體之間是相對的、暫定的。但不論再微小的存在,都和剩餘的整體有很大的關聯,蘊含著無限的力量與價值,這是值得我們重新思考的事情。
《華嚴經的現代解讀》電子書版本,已上架以下三個平台!
►GooglePlay圖書
https://play.google.com/store/books/details?id=OcTpDwAAQBAJ
►ReadMoo讀墨
https://readmoo.com/book/2101467180001
►樂天KOBO
https://www.kobo.com/tw/zh/ebook/yHnv4z5OtjSlv9rEzZW5Jw
作者:木村清孝
日本佛教學者,同時也是一位曹洞宗僧侶。專攻東亞佛教的華嚴思想。大本山總持寺顧問、曹洞宗龍寶寺住持、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佛教傳道協會會長、鶴見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特別顧問、東大寺華嚴學研究所所長。
譯者:劉聯宗
長榮大學翻譯系學士。佛光大學宗教系碩士。目前服務於日本佛光山法水寺。
07-6561921 轉6664 ~ 6666
07-6563605
Email : fgce@ecp.fgs.org.tw
高雄市大樹區興田路153號
© 2024 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統編:96958655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25530900